评《Metal Nanoparticles: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s in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化学与化工学院 卢烁 由Sreekanth Thota教授(卫生技术发展中心,巴西)和Debbie C. Crans教授(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化学系,美国)编著的《Metal Nanoparticles: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s in Pharmaceutical Sciences》中文译名为《金属纳米粒子:合成及在药学中的应用》,于2018年由美国著名的Wiley-VCH出版社出版。本书精装32开本,300页,分为前页、正文和索引三个部分,现分别介绍如下: 一 前页 包括半标题页、标题页、版权页和目录。 二 正文 第一章 背景介绍:本章由本书的两位编著者撰写,概述金属复合物、纳米技术、纳米颗粒的发展历程与在医学及药物领域的发展。 第二章 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本章由Siavash Iravani编写,介绍各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金属纳米颗粒合成技术:机械研磨、溶胶-凝胶工艺、纳米球光刻、化学、光化学、电化学和声化学方法、模板、热还原、光刻、激光烧蚀、生物合成和电子束光刻法,同时也讨论制备金属纳米颗粒的一些关键策略。 第三章 金属纳米颗粒作为治疗剂-医学范例的转变:本章由Mahendra Rai,Dipali Nagaonkar和Avinash P. Ingle编写,重点介绍纳米医学的主要类别,主要涉及诊断、药物输送系统和再生疗法;详细讨论纳米颗粒在纳米医学最新应用中的作用,概述器官特异性先进药物递送系统、药物递送纳米载体的多样性以及基于纳米的商业化产品。 第四章 纳米颗粒用于成像:本章由Yerra Rajeshwar编写,介绍和讨论用于诊断和治疗的纳米颗粒和微米颗粒的成像技术与临床应用及前景。 第五章 软金属氧酸盐-金属氧酸盐的新状态及其作为纳米马达的潜在应用:本章由Apabrita Mallick和Soumyajit Roy编写,介绍软金属氧酸盐的定义与特性,展示其在光学和化学诱导下的自主运动,探索通过微调使其运动的可能性。 第六章 金属纳米颗粒的医学应用:本章由Ayan K. Barui, Rajesh Kotcherlakota和Chitta R. Patra编写,介绍了金属纳米颗粒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药代动力学、临床研究现状及在医学中的应用前景。 第七章 纳米医学中的金属纳米颗粒-优势和范围:本章由Tapan K. Sau,Arunangshu Biswas和Parijat Ray编写,讨论金属纳米颗粒的优势及这些优势在生物医学领域的重要性。 第八章 金属纳米颗粒在医学中的应用/金属纳米颗粒作为抗癌剂:本章由梅文杰和吴琼(广东药科大学)编写,概述金属纳米颗粒的优点及作为抗癌剂的应用,阐述金、银和铜纳米颗粒抗癌活性的基本机制。 第九章 贵金属纳米颗粒及其抗菌性能:本章由霍丽妮和李培源(广西中医药大学)编写,归纳贵金属纳米颗粒在各种抗菌应用、合成和抗菌机制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第十章 金属纳米颗粒及其毒性:本章由Ivan Pacheco和Cristina Buzea编写,提出金属纳米颗粒的毒性取决于其物理化学特性,如:尺寸和均匀性、组成、形貌、晶体结构、表面功能化和电荷以及磁性,概述金属纳米颗粒的一些特殊性质。 三 索引 从以上对本书内容的简介可以看出,本书对金属纳米颗粒在生物医药领域的重要性、合成方法和应用进行全方位介绍,为化学和纳米技术领域的学者和专业人士提供参考指南。综观全书,具备以下两个特点: 1.热点研究,内容全面 金属颗粒与纳米技术的发展与结合在生物医学和临床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已然是目前新药开发、疾病诊断与治疗的研究热点。本文结合大量的文献报告对金属纳米颗粒的研究与应用进行概述,介绍医学中金属配合物的历史和纳米技术的基本原理,总结制备金属纳米颗粒的不同方法,代表性地介绍金属纳米颗粒在当前生物医学的应用,如药物输送、化疗和诊断成像等。本书内容全面具体,具备专业性与实用性。 2.各章主题清晰,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 虽然全文各章节内容相互关联,但彼此之间也相互独立。每一章都拥有完整的背景介绍、内容、思考与建议、总结及参考文献。单独地看,这些章节都是具有不同主题的非常具体与优秀的综述型文章。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本书的各个章节是由不同的国内外本领域的专业学者所编写,为读者提供了多角度全方位的不同思考与讨论,进一步拓宽读者的认识与理解。 综上所述,《Metal Nanoparticles: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s in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能让读者对金属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在药学中的应用有全面深刻的理解,是非常优秀的参考书。 本馆索书号:TB383 M587.4 国外高校馆藏:牛津大学图书馆、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耶鲁大学图书馆、麻省理工大学图书馆、加州伯克利大学图书馆、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 电子书阅读链接: http://www.itextbook.cn/f/book/bookDetail?bookId=450e192d969043b989571ae1af322a7a 扫码阅读: |
2016 © 版权所有 · 中国广州 · 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 · 改版日期:2016年12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