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oid-Polymer Interactions: From Fundamentals to Practice》书评
材料学院 汪磊
1.前言
在胶体和聚合物的互相作用这一领域,主要的研究方向有三个:理论、基础实验和应用。本书的主要目的就是在这三个方向之间架设桥梁,因此,本书的第一个目标是建立起更为清晰的模型,来有效的组织和合理化所得到的资料。第二个目标就是向技术人员和工程师们提供关于现代实验技术适当的介绍,涉及了最实用的实验技术。最后,希望能给不是专家的读者提供一些关于胶体-聚合物相互作用的实用性工艺方法。
胶体-聚合物体系极其复杂的特性会妨碍信息在以上所提到的三个领域之间传递。这种复杂性会往往会导致技术人员的研究脱离基础研究,而使搞基础研究工作的科学家远离实际。选择合适的体系作为研究对象意味着要很好的协调一般性和个性的关系;但是在选择一个合适的体系之前必须对三个领域之间的联系有很透彻的了解。本书就是基于这样一个目的来编写的,希望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看待以往所知的知识和信息,也希望能有助于科研工作者协调好研究/工艺这两方面的要求。
2.本书特点
1.本书由于涉及到基本原理和实践,而其目的就是为了将胶体-聚合物互相作用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而本书语言平实易懂,并且有大量插图及照片,能提供给读者最详尽的信息。
2.本书共分为三个部分,每一个部分实际上就对应了三个不同的领域:应用、基本原理和实验,部分与部分之间既相互关联又可以独立成章,因而本书既可以作为胶体-聚合物相互作用的专业的参考书籍,也可以用作对应某一专题的教材。
3.本书每一章的开头都是由某位资深科学家或工程师就某个特定的主题做出一个指导性的描述,涉及基本的概念和现状,而剩下的部分则集中阐释作者最近的贡献和未来发展的方向,保证了给读者一个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
3.本书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应用工艺
主要介绍了三种基于胶体-聚合物相互作用的生产工艺:废水处理,造纸和胶粒层的纳米化。本章着重于给出很具商业前景的几个例子。
1.高分子电解质辅助脱水;
2.纸浆和造纸业的聚合物-胶体相互作用;
3.造纸的双添加剂配方;
4.粒状胶粘剂和微粒子层中聚合物的作用;
第二部分 胶体-聚合物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
本章主要介绍了几个涉及胶体-聚合物相互作用基本原理的主题。讨论了聚合物界面间的传递动力学,高分子链的吸附模型和非吸附高分子的作用等几个方面。
1.在被吸收聚合物动力学中的分散控制现象;
2.损耗诱发聚集和胶体相分离;
3.高分子电解质吸附:理论与模型;
4.在聚合物吸附研究中使用小角中子分析方法;
第三部分 分析聚合物吸附的手段
5.表面聚合物的核磁共振研究;
6.辐射化学法分析聚合物吸附;
7.使用原子力显微镜对胶体相互作用进行研究;
8.表面张力参数:界面处的聚合物、高分子电解质和高分子电解质-表面活性剂混合物的表征;
9.扫描角度反射计以及其在研究聚合物吸附和与表面活性剂共吸附时的应用;
10.荧光光谱;
11.用于直接测量胶体力的振动化学镊子的设计和应用。
本书馆藏索书号:O647.31/C714
2016 © 版权所有 · 中国广州 · 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 · 改版日期:2016年12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