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离聚体的表征、理论和应用》
《Ionomer Characterization, Theory and application》书评
材料学院 郭宝春
《离聚体的表征、理论和应用》由曾获美国大学妇女协会最高奖的著名学者,Detroit Mercy大学Shulamith Schlick教授主编。本书1996年由美国CRC出版公司出版。
1.本书的几个特点
1.概括了不同离聚体领域的研究和报道,反映了离聚体领域已解决和未解决的问题。本书的读者适应面很广,从开始涉足该领域的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到有较深研究的专业人员,只要对离聚体的基本知识、当前发展、离聚体的实验方法、离聚体模型、应用内容感兴趣,本书都能提供较好的帮助;
2.每章中介绍性的“培训内容”占较大篇幅,这些内容中介绍了广泛应用于离聚体的研究方法,例如第3章中的变则SAXS、第4章中的旋转极化中子法及第7章中的电子旋转共振等;
3.本书由来自九个国家的大学及研究机构(工业的和政府的)交叉学科的专家合著,这些专家来自化学、物理、化学工程、材料科学等领域,真正满足了成功科学所谓的“交叉、国际、应用”的标准。
2.主要内容介绍
第一部分、前言,包括第一、二章。
1.离聚体概述,包括离聚体定义、构造、溶剂影响和结构数据等;
2.离子聚集及其对离聚体性能的影响,包括离聚体的形态、玻璃化转变温度、力学性能、离子跳动、添充行为、渗透行为、增塑作用等。
第二部分、电子和中子散射,包括2~5章。
3.本体离聚体的小角X-散射研究,包括同步加速器辐射和SAXS仪器、理论背景、强度和结构的关系及相关函数分析等;
4.通过旋转转化分析用旋转极化中子研究模型离聚体,包括中子散射和实验方法及讨论;
5.过氟化离聚体膜及溶液的小角散射研究,包括小角散射技术、过氟化离聚体膜的介绍、过氟化离聚体溶液、膜与溶液的转化等。
第三部分、离聚体光谱,包括8~8章。
6.离聚体红外光谱,包括离聚体的红外光谱技术、过氟磺化离聚体及其混合物的结构、离聚体与溶液的相互作用等;
7.过氟化离聚体溶液膜及其溶液的电子旋转共振(ESR)光谱,包括ESR和ENDOR光谱介绍、通过金属平衡离子顺磁转变中和的过氟化离聚体的MESR和ENDOR谱、Nafion中氮氧化物指示器的X-带ESR谱。
8.本体过氟化离聚体及溶液的NMR谱:结构与动态信息,包括1H和2H NMR介绍、NMR平衡离子、19F NMR松弛参数、溶液的19F NMR谱,膜的19F NMR及其与小角散射和ESR谱的比较。
第四部分、模型物,包括9~10章。
9.Halato-Telechelic聚合物对形态模型化和离聚体性质的作用,包括Halato-Telechelic聚合物的控制合成、离聚体模型中链段运动受阻的实验证据、磺化Halato-Telechelic聚合物形态的小角X-射线散射研究、Halato-Simitelechelic在非极性溶液中的聚集行为、Halato-Simitelechelic在极性溶液中的多电解质行为、模型离聚体中的超分子组织和不相容Halato-Telechelic聚合物经离子交叉相互作用的嵌段共聚;
10.过氟化表面活性剂的自组装,包括过氟化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征、过氟化表面活性剂物理化学性质、液-气界面的吸收行为、溶液中的聚集和过氟化表面活性剂的磁场共振研究。
第五部分、理论,包括第十一章。
11.离聚体体系的统计学和动态性质,包括基本概念、平衡态性质和动态性质。
第六部分、应用,第十二章。
12.离聚体的应用,包括作为本体材料的应用、各种装置中的离聚体、催化剂中的离聚体及其它应用。
本书馆藏索书号:O63/I64
2016 © 版权所有 · 中国广州 · 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 · 改版日期:2016年12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