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ciples of Colloid and Surface Chemistry》简评
华南理工大学造纸与环境工程学院 文飚
《Principles of Colloid and Surface Chemistry》是美国的Marcel Dekker 出版公司出版的一本教科书,中文译名为《胶体和表面化学原理》。本文所介绍的是它的第三补充修订版,出版于1997年。作者是Paul C.Hiemenz 和Raj Rajagopalan。全书大32开精装本,共650页。全书分为序言、正文、附录和索引四大部分。在序言部分,作者介绍了本书第三版出版的目的和意义。随着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第一版和第二版的许多内容已经过时了,因此很有必要出版新的版本来跟上时代的步伐。另外,第三版在篇章结构上也作了很大的调整。针对本书的读者是以修完《物理化学》的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为主,因此在第三版中删去了与《物理化学》的内容重复的部分。与此同时,增加了许多胶体与表面化学领域的最新发展及动态。调整后各章的内容简介如下:
第一章:胶体与表面化学研究的范围和对象
作者通过列举在科研、技术及生产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与胶体表面化学有关的问题,指出了胶体与表面化学在科学技术领域中的重要性。作者在本章中介绍了本学科所涉及的术语和研究的对象,使读者对胶体与表面化学有一个粗略的认识和基本的了解。
第二章:沉淀和分散及它们之间的平衡
本章提出了沉淀和分散这两个胶体与表面化学中的重要概念。在胶体颗粒的范围内,研究了它们的影响,以及影响它们之间平衡的因素。
第三章:溶液的热动力学
本章集中介绍了渗透压这一溶液热动力学的基础。作者从经典的和静态的热动力学来解释渗透压。最后描述了在带电体系中的渗透效果和渗透现象的一些应用。
第四章:分散液的流变学
这一章主要探讨流体和分散液的流动特性,介绍一些基础的概念和理论,以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胶体的结构和流动性质。其中重点讨论了“粘度”性质。
第五章:静态和动态光散射
本章的焦点是经典的,静态的光散射,它对决定物质的分子量等有重要的作用。另外,静态光散射也是动态光散射的基础。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读者基本了解怎样利用光散射来获知更新的概念和最新的发展。
第六章:表面张力和接触角
这章的目的是定义表面张力和接触角,怎样测定它们和它们对物质平衡的影响。
第七章:溶液的吸附和单层成型
这一章的内容由两部分组成。首先是单层的概念,然后是有关吸附的理论和实验。
第八章:表面活性剂的胶体结构
这一章主要关注的是在溶液中形成的表面活性剂的凝聚,即胶粒子的形成。关于这方面以有很多专著,但其机理仍十分复杂。
第九章:气-固相界面的吸附
这一章从热动力学的角度,探讨了物理吸附。其中心是定量地测量和描述气-固相界面之间的吸附。吸附,尤其是气-固相之间的吸附,在多相催化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十章:范德华兹力
这一章的中心是使读者对范德华兹力有一个全面地了解。除了介绍了范德华兹力的起因,还例举了大量的实例,指明了范德华兹力在那些看似与胶体问题无直接关系的普通的宏观现象中的作用。
第十一章:双电层及双层作用
这一章介绍了靠近带电界面的双电层的一些基本理论,及当两个双电层相互重叠时所产生的反应能。
第十二章:电泳及其它动电现象
在这章里介绍了动电现象的基本知识,以及这些动电现象的一些经典的和新颖的应用。
第十三章:静电和高聚物诱导-胶体的稳定性
分散液的结构和稳定性是当今研究的热点,尽管在胶体科学中许多学者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但是仍然还有很多未知的东西。这章中将集中介绍粒子间力的起源和性质,及它们对稀释溶液中凝聚的影响。
书的最后是四个附录和一个索引。
具体在每一章的编排上,本书也很有特色。在每一章的开头,作者都是以一个实例来引入主题,然后再展开。每一章的后面都有大量习题,以帮助读者复习和巩固本章的内容。
纵观全书,内容丰富,编排新颖,难度适宜,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教材。
本书馆藏索书号:O648 H633/E3
2016 © 版权所有 · 中国广州 · 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 · 改版日期:2016年12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