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cience of Heterogeneous Polymers---Structure and Thermophysical Properties》 评述
发布时间: 2019-12-11      来源: 图书馆    浏览次数: 92

对《多相聚合物科学---结构和热物理性能》的评述

The Science of Heterogeneous Polymers---Structure and Thermophysical Properties》 评述

材料学院 郭宝春




一、前言:

如今,单一聚合物的性能已很难满足人们对聚合物日益苛刻的要求。因此,复合材料或聚合物共混物(包括共聚物)就成为形成聚合物品种性能互补的重要途经。不管是复合材料或聚合物甚至共聚物,从不同的尺寸标准看,都可以统称为多相聚合物。对多相聚合物的理论与开民应用研究已成为聚合物科学中极为重要的研究内容。乌克兰学者V. P. PrivalkoV. V. Noviko所著的《多相聚合物科学》是研究多相聚合物结构及热理性能的较新的专著。

二、主要特点:

本书不同于一般的聚合物结构与性能的专著,具有一些突出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1)将填充聚合物,不相容的聚合物共混物及相分离的嵌段共聚物统一为结构相似的体系。因为上述三种体系的基本特征都是结构上存在边疆相(基体)和分散相(在特殊的情况下,两相连续),而中间是界面层。根据这种结构上的。相似性,作者将上述三种体系都称为微多相材料(microheterogeneous materials(MHM)

2)该书不是一般的聚合物结构与性能的教科书,也不同于传统上对微多相材料的分析。以前对微多相材料的分析一般通过理论的方法,即假定MHM的性能依赖于组分性能和相形态。这些方法暗示存在于两相间的界面是一个无限薄的数学概念上的面。这被作者称为“实用主义”,因为这是与事实不尽符合,有时甚至错误的一种概念。越来越多的实验数据表明界面不是数学上的面,而是一种物理的界面区(有时有相当的厚度)。界面相对体系的性能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作者将三种体系的界面统称为边界相BIboundary interphase)。

3)作者以多相性的热力学标准识别聚合物的相态。

根据不同的标准,即相尺寸的大小标准,对聚合物的多相性认识是了一样的。一种意义下的均一聚合物在另一种意义不可以是多相聚合物。作者以热力学判断标准分析聚合物的相的状态,包括对填充体系共聚体系熔融状态下的热力学分析和聚合物共混物的热力学表征。

4)作者引述了这一领域中很具代表性的文献。

多相聚合物研究的文献浩如烟海,作者从独特的角度综述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献,这对读者对这一领域有一总的了解是很有帮助的。另外,由于该书是新近出版,因此包括一些相对较新的研究成果。

5)本书的第二部分是关于多相聚合物热物理性能表征的研究。主要论述的热传导性和热弹性是相对较新的综述。

三、内容简介:

全书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多相聚合物的结构表征。从不同的结构范围论述了填充聚合物、聚合物共混物,共聚物的多相性证据;第二部分讨论的是不同聚合物材料的组成分析,热传导性和热弹性参数的依赖性,另外还阐述了逐步平均的方法(Step-by-Step Averaging)

第一部分包括前三章,第二部分包括第四、五章。书末还有两篇附录,附录一是概率理论的要点,书中的理论分析使用概率的方法。附录二是含各向异性物质的MHM的热使导性和热弹性模型。下面简介各章的基本内容:

第一章:填充聚合物。

主要讨论了填充聚合物的熔体热力学,填充非晶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及填充结晶聚合物的熔融与结晶。另外还特别讨论了边界相的概念。

第二章:聚合物共混物

主要论述了聚合物共混物的热力学表征,非晶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结晶聚合物的熔融与结晶及体系的相分离与结构变形。

第二章:共聚物

主要论述了共聚物的分子性能,熔体热力学表征,嵌段共聚物的相分离,非晶聚合物理的玻璃化转变及结晶组分的熔融与结晶。

第四章:热传导性

讨论了热传导性研究的理论方法(作者称为实用主义方法)和物理方法以及分析测试方面的内容。

第五章:热弹性

讨论了热弹性研究的理论方法(实用主义方法)和物理方法以及对理论预测的测定。

总之,本书既提供了多相聚合物的表征方法,又提供了组分依赖性能的定量描述方法。适于聚合物材料,包括研究生在内的研究人员及从事聚合物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馆藏索书号:063/P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