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Biocatalysis》
发布时间: 2019-12-12      来源: 图书馆    浏览次数: 28

评《Biocatalysis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朱明军

W.D. Fessner编著的Biocatalysis(《生物催化》)于1999年由Springer-Verlag出版发行,该书由8个部分组成,现将该书内容介绍如下:

1.新酶的筛选

介绍了酶的来源(从商业应用酶库中筛选,培养源,从克隆库中筛选等);酶的筛选(策略,分离和选择,底物选择,筛选标准,平板和液体分析系统,不同的筛选方法,分层筛选方法,杂交方法,其它用于酶发现的方法,同源基因的筛选,基因组数据库中挖掘等);酯酶和脱氢酶的筛选(筛选标准的开发,底物的选择,水溶性酶底物,NADPH-乙醇脱氢酶底物,储存酶库,生物催化剂的发现和开发新的快速筛选技术等)。

2.优良生物催化剂的定向开发

介绍了试管中的开发,诱变方法(定位突变,饱和诱变,cassette诱变,非重组方法的定向酶开发,Error-Prone PCR,重组方法定向酶开发,DNA移动,细菌变异株,基因表达体系,选择和分离等),定向进化方法的应用(高稳定性和活性酶,改进对映选择性酶),结果和未来展望等。

3.有机合成中的催化抗体

介绍了抗体,ELISA,催化抗体,类似酶反应的催化抗体(酯酶抗体,酰胺酶和连接酶抗体,磷酸酶,磷酸二酯酶和磷酸三酯酶抗体,糖苷酶抗体,环氧水解酶抗体,氧化还原酶抗体,脱氢酶抗体,醇醛酶抗体,萜烯环化酶抗体),非酶过程中的催化抗体(Diels-Alderase抗体,抗体催化电环化工艺,以催化抗体对映选择质子化),展望等。

4.固定化酶:方法和应用

介绍了为什么固定酶,固定化方法(酶功能基团,天然的功能基团氨基酸侧链,酶连接的碳水化合物,合成的功能基团,载体材料和功能基团,无机载体,有机载体,天然有机载体,合成有机载体),传质影响(孔扩散,反应和支撑产生的质子梯度,温度,稳定性评价,固定化酶的运用等)。

5.磷脂酶作为合成催化剂

介绍了磷脂,修饰磷脂的生物催化途径(用磷脂修饰酶,磷脂酶,生物催化剂的酶来源),极性头修饰(磷酰基转移,溶剂的作用,多羟基基团,磷脂中极性头的取代,反应设置,磷脂类似物的修饰),特定磷脂的合成,磷脂中有机磷酸化合物等。

6.对映体环氧合成中的生物催化途径

介绍了化学前体的准备(烯烃、通过羟化酶氧化,通过甲烷单氧化酶氧化,卤过氧化酶和环化酶催化的反应,各种微生物环化,微生物还原等),环氧化物底物的分解(用脂肪酶分解含环氧化物的酯,用环氧化物水解酶分解消旋环化物,细菌酶的应用,酵母环化水解酶的应用,真菌环化水解酶的应用)。

7.氮氧化酶:从氰基生成到非对称合成

介绍了氮氧化酶(天然存在,植物中的功能,生化特性,分子克隆和表达,三维结构),用手性化学酶合成富含对映体氰化物和脂酶催化的分解,氮氧化酶催化的手性氰化物的形成(底物范围,R-氮氧化酶,S-氮氧化酶,反应机制,生物转化方法,水相中的反应,用固定化酶在有机相中的反应,双相混合物中的反应 ),对映体纯度的氰化物在手性合成中的应用等。

8.糖苷转移酶催化的非天然低聚糖的合成

介绍了酶糖苷化的前体条件,酶糖苷化(半乳糖苷转移酶,β-14-半乳糖苷转移酶,α-13-半乳糖苷转移酶,葡糖苷转移酶,岩藻糖苷转移酶,岩藻糖苷转移酶VI,岩藻糖苷转移酶III,二磷酸嘌呤岩藻糖,唾液酸转移酶,α-23-唾液酸转移酶,α-26-唾液酸转移酶,其它转移酶),展望等。

催化过程是有机合成中最经济的手段。在对映体化合物合成中,酶的应用更是引人注目。该书的撰稿人均是从事生物催化研究的第一线人员,具有丰富的生物催化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他们的文章覆盖了通过现代筛选,进化或免疫途径进行新酶的开发以及它们在重要目标化合物非对称合成中的应用。另外文章也阐述了生物催化在磷脂,环氧化物,氰化物和低聚糖领域的应用。该书内容新颖、全面,理论与实例结合,可阅读性强。

该书对于从事化学,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等领域的研究人员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对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学生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馆藏索书号:Q503 B615/9960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