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非水酶学方法》
发布时间: 2019-12-12      来源: 图书馆    浏览次数: 80

评《非水酶学方法》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周世水

《非水酶学方法》 (<Methods in Non-Aqueous Enzymology >)是由Munishwar Nath Gupta教授编写而成,由Birkhauser Verlag获得版权后于2000年在德国出版发行的。它是生物科学和医药方法技术系列书籍之一,主要是针对酶在非水媒介中催化特性的研究应用而增大了它在生物化学和生物技术中的使用范围,从而引起研究者的极大兴趣。非水酶与传统酶催化的最大区别在于控制和影响酶催化的参数不同,而且此领域研究进展比较慢。本书能够针对非水酶催化研究应用的不同领域详细讲述其相应技术并展望其开发应用前景,因此使读者通过阅读可对此研究领域能有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把握。

本书主要讨论了三类非水体系,即近乎无水介质、水有机共溶混合体和可逆微细胞体系,而研究范围覆盖油脂加工、多肽合成、糖传递和手性化合物的准备等一系列内容。通过固定化控制水分活性和酶稳定性对非水酶催化进行研究,其中对具体的脂肪酶研究最多是因为脂肪酶是一个非一致性酶,它的反应平衡会随溶剂的改变而大大改变,从而容易研究其在不同非水体系下的各种性能。

在本书非水酶学存在问题和前景一章中。由于人们对酶在不同介质中的活性和稳定性进行了大量研究,包括在水有机共溶体、近乎无水有机溶剂、可逆微细胞、有机溶剂蒸汽等介质,这些研究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由于研究的难度导致还有很多问题的存在而不能解决。因此本章对非水酶学存在问题和前景给出了全面的总综述和说明,从酶结构到环境中的pH、分子印记、有机溶剂中使用抗体、有机介质中使用整个细胞进行催化、蛋白质的折叠、超生波酶学等内容。对非水酶学研究不透的内容包括酶活性和稳定性参数、温度、酶晶体结构的影响等部分。
非水有机系统中水分活性对酶催化的影响涉及水分活性和热动力学特性对酶催化的专一性和选择性的影响,因此要考虑到各种技术对于水分活性的控制和作用,从而对酶催化活性和催化参数有全面理解和掌握。酶固定化技术提高了酶衍生物在有机介质中的稳定性,特别是多点固定化对于酶的稳定性、共溶剂的影响、固定化诱导剂的影响等主要因素。在非水反应系统中固定化脂肪酶的应用及其在油脂加工中的应用,尤其是提高脂肪酶制备手性化合物的研究战略。
非水介质中多肽的合成部分主要介绍了酶的固定化、水分活性、材料准备、合成反应、分离纯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以及应用的相关技术。合成战略包括了酶和溶剂的选择、生物催化的确定、水分活性、物质结构和浓度等内容。有机介质中酶的选择性涉及到提高酶催化性的原因,即物质溶解性提高、反应能垒降低、最小化的热失活、逆反应的抑制、热动力学等式的改变等因素。

非水介质中使用酶作为糖的传递及作为微生物反应器的可逆微细胞:N端酰化RNA及其特性都做了详细介绍。非水环境中使用热传感器进行分析,包括葡萄糖生物传感器、过氧化生物传感器、脂肪酸生物传感器。这方面的应用有着广阔的前景。媒介对于体内外蛋白质折叠的重要性在生物医药上更是有着广泛的应用。
总之本书的最大特点是对非水酶学的全面详细概述,不仅有理论研究成果,内容更包括实际研究应用技术,从而使读者读完本书后能够对此新领域有一各全面的概括性认识,从而增强了本书的整体应用效果。尤其是本书重点介绍了各种应用技术及其存在的不足,因此本书能够适合各类研究人员的参考书使用,如相关专业研究生;教师、工程研究人员等的使用,但本书在内容编排及讲述上以研究开发作为主体,因此不适合一般人员在学习中使用。

本书内容新,并按不同专题由各个研究领域的专家共同编写而成,其内容代表了本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研究的前沿性内容,因此本书能够作为本领域研究的信息源供读者参考借鉴用。像本书一样,在某一研究领域尚不很成熟情况下组织不同专家共同将他们的研究部分及研究成果写出并编辑成书,这样的经验在国内值得借鉴。

本书馆藏索书号:Q55/M5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