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食品分析用毛细管电泳:方法发展》
发布时间: 2019-12-20      来源: 图书馆    浏览次数: 28

评《食品分析用毛细管电泳:方法发展》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周世水


《食品分析用毛细管电泳:方法发展》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for Food Analysis MTHOD DEVELOPMENT>)一书是由美国的RS.C出版社于2000年获得版权并公开出版发行的,它主要是由Richard A. Frazier, Jennifer M. Ames and Harry E.Nursten三位食品研究开发领域的专家根据多年从事毛细管电泳应用于食品分析方面的科研实践经验和目前国际上在应用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开发的最新进展而共同组织编写成的一本极有参考和借鉴价值的关于的专业性应用书籍。

毛细管电泳(CE)这一现代分析技术,是基于电泳时不同组分通过毛细管时能快速高效的分离样品。它最初于1980年用于许多非食品领域的分析,在最近的十多年,自动全套的CE商品用仪器系统问世,而相关的理论已经通过论文阐述,但主要应用于医药学和生物化学,而很少应用于食品分析实验室和专门的食品分析。

由于缺乏CE在食品分析方面的研究和文献报道,因此本书的出版就是为支持和鼓励专门用于食品分析的CE方法。对于许多食品分析来说,CE将是新的技术,不管实验水平如何,本书都能提供基本信息和建设性的指导从而有助于开发出食品分析的新检测方法。

本书首先讲述CE的基本理论,分离检测的模式到应用CE新方法过程的详细解释。本书概述了食品分析上CE的范围,给出了具体应用的实例,本书介绍的方法具有很好的灵活性。本书通过给出两个CE最通用的模型:毛细管装电泳和微量电动力学色谱。它们的原理和应用方面的内容已经被公开发表,这将成为进一步开发新型CE的坚实基础。

本书的主要内容如下:前言部分包括术语汇编,例如缩写、符号和定义等。第一章CE的基本原理和理论背景,从CE的概念到所需仪器以及原理等有关内容。第二章CE的分离模型,由毛细管装电泳和微量电动力学色谱到进行分离的机制再到毛细管的电聚焦、毛细管电色谱等主要的内容。第三章毛细管的实验参数,主要介绍操作时用的缓冲液及其属性、毛细管属性及其条件,仪器参数、检测模型能够等内容。第四章介绍毛细管电泳的应用开发方法,包括学术研究和样品处理,CE模型的选择和检测。第五章毛细管装电泳的开发方法,主要能解决的问题、检测稳定性、检测范围等内容。第六章微量电动力学色谱的发展方法,主要能解决的问题、检测稳定性、检测范围等内容。第七章应用CE检测方法的有效性和数据转换。第八章讲述了CE存在的不足,例如存在不稳定的流动状态和基准线问题,偏低的检测信号,较差的移动时间重复性,非重复性的测定峰区,不规则的峰形等存在是主要内容。第九章主要讲述了CE在食品分析领域的应用,包括蛋白质和多肽、氨基酸和碱基、进行美拉德反应的产品、食品添加剂、专门的营养素、苯类复合物、有机酸、有毒物质和残留物等内容。

本书的最大特点是以大量的实例操作来配合理论原理和应用开发内容的阐述,非常适合需要开展用CE进行食品分析但缺乏相关理论和操作实践人员的借鉴参考使用,本书能使读者对CE有个全面而深入的认识和操作技能,从而有利于具体食品分析工作的开展。书后的概念解释和关键词索引能帮助初学者不用借助大量参考书而能基本读完全书和理解掌握主要内容。特别是本书给出了三个具体操作的附录:附录A是采用毛细管装电泳来检测食品中的烟酸,附录B是采用微量电动力学色谱来检测绿茶中的化学成分,附录C是开发利用CE方法的均一性来分析软饮料中的甜味剂、防腐剂和色素。读者按照附录能进行举一反三的借鉴应用而导致本书有很强的应用性。

本书以其内容精简、专业性强、易学易用等特点而值得向广大从事食品研究、食品分析检测等领域专业人事推荐,但是内容过于专业和强的应用性而不适合于普通大学生的使用。

本书馆藏索书号:Ts207.3/F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