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双语教学教材建设实践与探索*
(论文1)
赖万东 钟理
(华南理工大学 化学与化工学院,广东,广州 510641)
[摘要]本文以《Unit Operation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原版及改编教材为例,结合双语教学实践浅析其特点,就《化工原理》双语教学教材建设及改革进行了一些探讨,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关键词:双语教材,化工原理,教学改革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的必然趋势,也是当前教学改革的热点和重点之一。《化工原理》是大学工科专业基础课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在培养化学化工类及相近各专业的“三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华南理工大学化工原理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早从1996年起,我校就率先引进McGraw-Hill公司的《Unit Operation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原版教材进行双语教学的尝试和探索,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绩,同时也发现一些问题。经过不断的实践和反思,我们认为,教学改革之所以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除学生的英文水平和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外,另一个更重要的环节是普遍使用的教材没有重大改革,缺乏对原版教材进行必要改编和创新,使得一些原版教材在我国双语教学的实施中出现“水土不服”现象。下面以我校引进及改编《Unit Operation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教材为例,浅析其特点,谈谈改进我国《化工原理》双语教材的一些看法,求教于各位同行。
一、原版教材的优点及局限性
众所周知,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是阐述教学内容的专用书籍和工具。高质量教材有利于优化课程结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是稳定教学秩序和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在尚无现成的、适用于《化工原理》双语教学教材的条件下,引进原版教材进行双语教学是一项不错的举措,不仅可以缩小我国高校和国外一流大学在教学内容上的差距,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McGraw-Hill公司出版的《Unit Operation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由MaCabe,Warren L、Julian C Smith和Peter Harriott (美国) 主编,是一本在化学工程领域具有权威性的名著,在全球范围内都很有影响力,被誉为是迄今最好的一本《化工原理》英文教科书,自20世纪50年代出版以来至今已修订至第7版。《Unit Operation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第7版全书共29章,在教学理念、教材内容及编排等方面保持国外教材一贯优点和特色,体现了学科前沿性,具有较鲜明的突出特点:(1)内容新颖,理论完善,阐述条理,知识内容全面且先进,在广度和深度上均能充分反映当前化学工程发展所达到的新水平;(2)注重实用性及工程性,密切联系工程实际,例题和习题不但数量多、质量高,且多为实际工程中的问题,系统性、针对性强,有利于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3)教学内容的表达方式叙述详尽,图文并茂,结构严谨,编排系统且有整体感。例如,每章节前均有引言,每章节后还附有注释详细的符号表(Symbols)、习题(Problems)、考文献和参考书目(References),并提供了网址和一些网上资源,包括习题解答、PPT教学和与书本相关的基本信息。
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尽管《Unit Operation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有其突出的优点和特色,但由于国内外在国情和教学模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原版英文教材在内容编排、知识点之间的衔接、教学要求、讲述方式及总体架构上与我国化工原理教学大纲有明显的区别,使用原版英文教材进行《化工原理》双语教学尚有一定的局限性,究其原因(1)原版内容较多,取材丰富,不受学时限制,教材所包含的内容远远超出120个学时所能讲授完毕。我国高校各专业化工原理课程规定的学时数普遍少于120个学时,个别专业甚至只有72学时,学时少与内容多的矛盾较突出,按照正常教学进度,教师一般只能讲授教材中1/ 3 至1/ 2 的内容;同时,篇幅长也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自学时把握不住重点。(2)原版中各章节的例题和习题多采用英制单位,不符合国际化要求,给教学特别是学生的计算带来不便。(3)双语教师多数都会推荐几本中文参考教材以便学生学习,原版内容与中文教材的顺序编排不同,而且语言难度较高,不易理解,给学生的课程学习带来很大困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4)原版教材价格不菲,超出大部分学生的承受能力。
二、改编教材的目标及特色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乏好的教材,双语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材是教学的工具,用不同内容的教材能够体现不同的教学思想,这种教学思想将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培养。由于存在上述种种问题,我们认为,直接采用国外原教材版进行教学活动很难适应我国的化工原理教学改革,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为了适应21世纪高层次化工技术人才的培养,华南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合作改编了美国高校名著《Unit Operation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改编教材2008年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改编教材以《Unit Operation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WarrenL.McCabe等) 第7版为蓝本,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精神,在充分对比国内外教材在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上不同的基础上,以我国教学大纲为基本框架,按中文教材的编排顺序,适度改编,删除原教材的第6章可压缩流体的流动,第9章流体的搅拌几混合,第25章吸附及固定床分离,第6章膜分离过程,第27章结晶,第28章固体颗粒的性质及处理,并从原版教材的动量传递、热量传递、质量传递等章节中选择出120学时的内容题材进行重新编译和补充,将29章改编为12章(绪论除外),力求做到简明扼要,内容充实,全书的具体章节和简要内容安排如下:
|
(1)Introduction Defintions and principles(绪论): |
《Unit Operation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改编教材读者定位明确,具有较强的适合高校教学及学生使用书的特点。目标群体是针对有一定化工基础知识的高等学校本科学生乃至研究生,主要读者是准备进入大学化学、化工、能源、制药、化工机械专业的学生,同时可作为大学本科非化学化工专业(如生物、工程、环境、交通、食品和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化工原理双语课程教材,也可供从事化学工程及相关领域科研、设计和生产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改编教材价格适中,售价66元,我国学生在经济上还是可以承受。
根据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要求和不同在学科发展需要,编者在编写过程中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提高”的归纳法来组织教材内容,力求对教材内容的取舍,章节内容的次序及安排,教材中例题、习题的深度广度及启发性等方面做到系统完整,理论阐述简明,精讲多练,对公式的推导、定律的阐述注意抓住基本原理,力争作到由简到难,通俗易懂,清晰明了;选择语言比较贴近我国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术语的引入节奏合理,不会让学生产生晦涩的感觉。
改编教材在注重理论与工程实际应用和工程技术背景方面保持了原版特色,教材各章中都含有多道例题(Example),全书共有68道例题。为了使例题更加醒目, 每个例题都用浅灰背景显示,一目了然。同时各章都配有与例题同样完整的习题(Problems),习题深度由浅至难增加,便于学生消化、巩固所学内容。章后还新增名词术语,对每章的重要词汇总编,都给以简要的中文定义和说明,这给学生的学习以有力指导。对各章后的符号表(Symbols)则被安排在每条公式或定律后进行注释,方便学生的阅读和自学。同时,为了适应国际单位制的需要和方便学生计算,教材中除少部分图表外全部采用国际制单位。书后附有参考文献和附录(Appendix)供学生学习参考,并根据教学内容对附录进行了合理取舍,编排了一些较新的内容,附录增加至22个,对学生理解教材内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学习的深入及能力的提高都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三、结束语
《Unit Operation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改编后我们在我校90%修读《化工原理》的学生中进行了一年多的双语试教,受到超过80%学生的普遍认可,学生对新改编的《Unit Operation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教材的满意度大大提高,课程教学效果也明显提高。实践证明,结合我国国情,将中外教材相互结合,汲取、借鉴国外教材中的精华和长处,剔除其糟粕,编写出既有科学性、先进性与适用性,又达到国际水平且具有我国特色的高质量双语教学教材,可以较少的投资、较快的速度,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素质。使原版教材本土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需要,也是高校的双语教学试验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意义长远且重大。
参考文献:
1 Warren L .McCabe , Julian C. Smith, ,Peter Harriott, (伍钦等译)Unit Operation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英文影印版)[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2 Warren L .McCabe , Julian C. Smith, ,Peter Harriott, Unit Operation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eventh edition)[M], by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2005.
3 钟 理等,化工原理课程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5,4:8-10
4赖万东等,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在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中的开发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6,2:49-50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 Bilingual Textbook Construction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Principle in Universities
Lai Wandong Zhong Li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1, Guangdong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intruduces the practice and characteristic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principle teaching in bilinary-languages, which is based on comparsion of the content of original edition and recomposition edition of Unit Operation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English textbooks. And some exploration for improving bilingual teaching are presented. It is significant to enhance the high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our country.
Key:Bilingual Teaching Material, Chemical Engineering Principle, Teaching reform
2016 © 版权所有 · 中国广州 · 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 · 改版日期:2016年12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