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化工学院 卢烁
由Chorng-Shyan Chern(陈崇贤,台湾科技大学)编著的《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Emulsion Polymerization》中文译名为《乳液聚合的原则与应用》,于2008年由美国著名的John Wiley & Son 公司出版。此书精装32开本,252页,分为前言、正文和索引三个部分,现分别介绍如下。
一 前言
简要介绍乳液聚合技术的研究背景与应用价值,阐明本书的出版意义,并说明读者范围:本领域的技术服务人员、研究人员如教授、高层本科生和研究生。
二 正文
第一章 简介:概述了乳液聚合领域的相关内容,如自由基聚合的机理和动力学、乳液聚合的一般特征、表面活性剂在乳液聚合中的作用,以及在研究过程中有时会被忽略的因素:胶体的稳定性。
第二章 界面现象:简单介绍了乳液聚合与应用过程中的相关界面现象,如乳液的热力学、表面活性剂及其特点、胶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这让读者可以快速有效地掌握乳液聚合机理和动力学的关键特征,但是对于跨学科及初学者,建议深入阅读此领域的基础书籍。
第三章 颗粒成核机理:主要介绍了三种公认的颗粒成核机制,即胶束成核、均相成核和凝结成核。
第四章 乳液聚合动力学:介绍了乳液聚合动力学的基本知识,如自由基在非均相反应系统中的迁移现象和颗粒生长机理。
第五章 细乳液聚合:详细介绍了细乳液的聚合过程与稳定性、助稳定剂类型、机理与动力学、细乳液聚合技术的应用。
第六章 微乳液聚合:简要介绍了热力学稳定的微乳液的形成过程和微观结构,并引入以微乳液作为模板用于合成有机聚合物的概念。
第七章 半间歇和连续乳液聚合:主要介绍了工业乳液聚合---半间歇和连续乳液聚合体系中涉及的聚合机理和动力学。
第八章 乳液聚合制备非均匀乳胶颗粒:详细介绍了利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乳胶颗粒、颗粒形貌的影响因素、颗粒的形貌变化与表征手段、聚合动力学。
第九章 乳液聚合物的应用:介绍了影响乳液聚合物在实际生产中应用的重要因素,如物理性质、流变性能、成膜性、润湿性等。
三 索引
从以上对该教材内容的简介可以看出,该教材对乳液聚合技术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主要侧重于每个过程的机理解释,同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指导环境友好的聚合物材料的制备。综观全书,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内容详尽,条理清晰
此教材除了应用到聚合物化学和物理的基础知识外,还应用了胶体和界面现象、反应动力学、传输现象、热力学和聚合物反应工程等的知识,细致地解释乳液聚合的形成机理与基本性质,内容详尽全面。正文部分分为9章,首先概述了基础定义,接着系统地介绍了颗粒成核机理与生长机理,紧接着单独介绍了常见的乳液聚合体系,最后总结将乳液聚合技术应用于实际生产的影响因素。全书内容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条理清晰,使读者阅读后对此领域专业知识有比较系统与全面的认识。
此教材侧重于对聚合物形成机理与动力学的基础讨论,因此会应用到许多理论与专业知识。作者在使用大部分理论与知识点前都会对其进行简要的介绍,帮助读者对其进行回顾或认识,有利于后续阅读理解。教材使用了大量的公式进行理论推导,作者均有说明公式来源以及每个字母所代表的意义。除此之外,教材中使用了精简的插图解释定义,辅助读者将抽象的概念向具象化转变,加深理解。
3 专业性与实用性强
本书使用大量专业知识解释聚合物形成的机理,同时也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影响聚合物形成与应用的因素,具有专业性。除此之外,本书提供了大量的参考数据,指导环境友好的聚合物材料的制备,具有实用性。因此,本书除了是优秀的学习教材外,也是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参考工具。
综上所述,《乳液聚合的原则与应用》是乳液聚合领域中比较系统与完整的学习与参考材料,有很高的学术和实际应用价值。
2016 © 版权所有 · 中国广州 · 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 · 改版日期:2016年12月15日 |